無論是自行DIY保養、或是把愛車交由信任的店家處理,騎士一定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那就是面對琳瑯滿目的機油該怎麼選擇?簡單來說,機油的主要組成就是基礎油和添加劑,而基礎油佔整體質量的70-90%,因此基礎油可說是影響機油好壞最重要的一環。基礎油除了可以是煉油廠的分餾(礦物油)產品外,也可以是合成(合成油)的,本篇將會簡單五類基礎油的特性,藉由更進一步的了解後,對於選擇油品有多一分的知識。
而目前機油市場常見的基礎油是由API(美國石油學會)所制訂的,從Group I 到 Group V 可分為五類:
- Group I 傳統溶劑精煉基礎油
由傳統溶劑所精煉出來的基礎油,常被稱為礦物油,目前已逐漸不採用。
- Group II 傳統溶劑加氫裂解基礎油
比起Group I 多了加氫裂解製成所煉出的基礎油,是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礦物油
- Group III 高度加氫裂解、加氫異構化蠟(DTL)
也稱做石蠟基基礎油,經過深度的加氫裂解,性質穩定、僅次於PAO。
- Group IV 化學合成製造聚α-烯烴(PAO)
抗氧化極佳的全合成基礎油之一,穩定性非常好、但對添加劑相容能力不好,因此通常會搭配石蠟基基礎油或酯類基礎油來強化對添加劑的相容性。
- Group V 不包含在Group I~ VI 的其它合成油 (例如Ester 酯類基礎油)
Group V 中最常見的酯類機油擁有絕佳的潤滑度與保護性,不過抗氧化力卻不好,因此通常會搭配PAO做為基礎油。
或許看到這邊許多讀者已經頭昏眼花,覺得這些術語仿若是外星語言,因此在這邊做個小結:Group 越高的等級,自然是品質較好、價格也較為昂貴,不過Group V 的定義較為含糊,因為酯類雖然被歸類在Group V,但Group V 還另外包含了不被分類在Group I-IV 裡的其他種類。
在市面上最常聽到的礦物油、半合成、全合成機油以及酯類機油,就是由上面提到的五類基礎油再加上添加劑所組合出來的。
Group I以及Group II通常被稱為礦物油
在機油瓶上看到Mineral的字樣就是礦物油,礦物油通常有著最低廉的售價,潤滑性也不錯,但在黏度指數、安定性、耐用性等方面都比其他油品來要差。
基礎油為礦物油 + Group III = 半合成機油
半合成的機油通常會標示Synthetic、Semi-Synthetic 或Part Synthetic 等字樣,大致表現都比礦物油還要好上一些,黏度指數也更高,是相當經濟實惠的選擇。
基礎油為Group III = 全合成機油
全合成的機油包裝上會標示Full Synthetic或是100% Synthetic,由於不添加礦物油,因此有著極高的黏度指數,並且更為耐用。
基礎油為PAO + Ester = 酯類機油
當前最高級的酯類機油則會標示Synthetic Ester的字樣,擁有最佳的黏度指數,適合在工作溫度變化範圍較大的高溫高速下使用,因此特別適合性能車款,但其售價也是最昂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