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推薦文章

顯示 1 / 3

2017年初,SUZUKI在國內輕檔市場投下震撼彈,尚未交車就已造成轟動,其威力之強已是許久未見。來自SUZUKI GSX-R1000 DNA最新科技,同時也為國內許久沒推出新品的17吋白牌輕檔注入一池春水,它就是SUZUKI GSX-R150與其孿生兄弟GSX-S150。

受惠於東南亞市場的成長以及需求,各車廠紛紛推出新世代,針對年輕族群的輕型機車,對於國內的車友來說,GSX-R150與GSX-S150的到來,更可以說是久旱逢甘霖,滋潤了車友們渴求輕型打檔車的靈魂,也為車市帶來更活絡的氛圍。

GSX-R150和GSX-S150,絕對是可以滋潤青春靈魂的輕檔車。

GSX-R150與GSX-S150以非常誘人的售價登場,並在開放預購之後,隨即掀起購買旋風,也讓訂單瞬間滿載。交車期累計長達半年,準車主們此時也只能以興奮的心情,等待交車之日的到來。MOTO7有幸受SUZUKI之邀,以專業媒體身份在此時體驗GSX-R150與GSX-S150,我們也同感於車友們的期待,並以興奮的心情迎接這次的測試。

編輯部的心情和車友們一樣興奮,等不及要試駕SUZUKI的超級新星。

從規格看不出的迴異性格

與許多車款相同,SUZUKI GSX-R150和GSX-S150構築在相同平台的雙生車款。這樣一來能大幅降低開發成本,同時也直接反應在售價上。但是使用相同的平台,真的能分別展現出屬於跑車與街車兩者的特色差異嗎?經過一整天的試駕,我們很肯定兩者的差異確實存在。在國內曾經銷售過的輕檔車歷史中,也曾經有非常著名的案例。透過造形以及騎乘姿勢的不同設計,騎士們可以在兩台車上感受到不一樣的騎乘樂趣。

滿足不同目標族群的雙車款設定。

滿足不同目標族群的雙車款設定。

GSX-R150完整承襲了來自於SUZUKI GSX-R1000的絕美跑格元素,具有強烈速度感以及流線性的整流罩,滿足了GSX-R150身為跑車應該有的氣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GSX-R150的造形設計,是經過風洞輔助分析,形隨機能的設計,因此GSX-R150擁有同級車之中最小的風阻截面,能夠進一步提升加速性能以及高速行駛的穩定性。

一刀未剪,源自於SUZUKI跑車車系的絕美造形。

除了造形之外,在定義一款跑車的同時,騎乘姿勢絕對是騎士們最在意的關鍵指標。GSX-R150採用純正的跑車低把設定,不過上半身姿勢並沒有特別低趴,原因是因為較為短且窄的油箱尺寸,比起更大cc數的跑車,把手位置距離騎士較近,所以騎士的上半身依舊享有較輕鬆的姿勢。

跨上GSX-R150,感受貨真價實的跑車騎姿。

孿生兄弟:GSX-S150

相較於GSX-R150的濃烈跑格,沒有整流罩包覆的GSX-S150同樣汲取來自於自家街車大哥GSX-S1000的造形特色,有著向前延伸的尖銳側殼及閃電造形燈罩。外露的引擎、水箱以及車身零件,這些也都是專屬於街車車款的特色。引擎下護板擁有俐落造形,與側殼相互呼應,共同營造出GSX-S150帥氣且有活力的街頭風格。

GSX-S150有著活潑的街頭風格。

GSX-S150較高且寬的把手設定,也必然帶來更為輕鬆的騎乘姿勢,自然且高挺的上半身,除了能帶來更靈活的操控,騎乘視野亦優於較為低趴,且有整流罩的GSX-R150。

靈活操控,且視野更好的騎乘姿勢。

輕巧強勢的動力水準

SUZUKI GSX-R150/S150,擁有一顆運轉質感非常好的引擎,這顆150cc 水冷單汽缸引擎,缸頭採用DOHC雙凸輪軸架構,更有利於高轉速的表現。最大馬力19.2ps於10500rpm時可以全力發揮;最大扭力為14Nm,峰值也同樣出現在較高的9000rpm。要透徹了解這顆引擎的特性,我們可以從更細節的規格來看,它的缸徑為62mm,衝程為48.8mm,是屬於短衝程引擎。若與我們所熟悉的國產同級車款相比較,這顆引擎的衝程略短,排氣量也略小。但是透過更短的衝程,以及雙凸輪軸的加持,就能解釋為什麼GSX-R150/S150的引擎,能擁有極為優秀的拉轉反應,且無論在低或高轉速,從引擎傳來的諧振感都非常穩定,其最大馬力表現,也是目前國內已上市同級車款中之最。

SUZUKI GSX-R150/S150擁有一顆小而精巧的引擎。

碩大的水冷排,支持著SUZUKI GSX-R150/S150引擎穩定發揮19.2ps馬力。

排氣管採用單筒雙出口的設計。

能擁有這樣高亢激昂的引擎,GSX-R150/S150已然具備了優秀的動力基礎。不過一台車的確切性格,同時也取決於傳動系統的設定。GSX-R150/S150採用國際檔六前速變速箱,並透過精準的齒比分佈,達到順暢且線性的加速表現。無論是對應急加速反應的需求,或者為了高速行駛的動力延伸,兩者皆不偏廢。

兩車使用相同的動力單元,但我們也發現到一個有趣的地方,那就是GSX-S150雖然搭載國際檔變速箱,但是它的打檔桿,是採用前後踏的模式,這種設計在美式巡航車上也常見到,屬於較為輕鬆操控的設定,而且如果騎士穿著淺色系或心愛的鞋子,也不用擔心會弄髒鞋頭。

六前速變速箱,搭配精準的齒比設定,讓GSX-R150/S150擁有出色的加速表現。

GSX-S150在打檔桿部分,採用較為輕鬆操作的前後踏形式。

以輕快為目標的車體配置

以超強入門小跑車之姿登場,GSX-R150/S150的車體以及懸吊設定,自然是要足夠匹配它的名號,透過全車多處的輕量化設計,GSX-R150以及S150達成了同級車之中,最佳的馬力重量比(乾重127公斤)。我們可以從許多細節之中看到輕量化設計的影子。GSX-R150/S150採用重量較輕的鋼管鑽石車架,並透過車殼設計來維持優秀的腿部夾持感。

輕巧的鋼管車架,被包覆在跑格強烈的整流罩之中。

大量零件共用的架構下,GSX-S150擁有一樣優秀的腿部夾持感。

除此之外,GSX-R150和GSX-S150採用的輕量化上三角台以及輕量化輪框,也是達成最佳馬力重量比的要點之一。尤其輪框的鏤空設計,能有效減輕簧下重量,降低懸吊系統負擔,同時也對於車輛的重心集中也有關鍵性的影響。

輕量化輪框設計,讓GSX-R150與GSX-S150擁有優秀的簧下重量表現。

上三角台也有造形精緻的簍空設計,同樣有助於重量減輕。

GSX-R150與GSX-S150搭載前後碟煞系統,前剎車為單向二活塞卡鉗,搭配290mm浪花通風碟盤;後煞車則為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通風碟。為了對應GSX-R150/S150的高速表現,單二活塞擁有線性的制動力,而290mm碟盤則擁有更大的剎車力道與較佳的散熱效率,在高速時可以提供更穩定的剎車性能。後碟盤亦為通風浪花碟設計,小碟盤則有著較好的操作線性,容易做出精準的輔助剎車力量。

<<本次編輯部借測的版本為印尼版,並沒有搭載ABS系統,不過台灣上市的版本則會配置ABS,我們可以在前叉底端看到ABS輪速感應器的裝配孔位。>>

前剎車系統,採用單向二活塞卡鉗,搭配290mm通風碟盤,前叉底端有ABS感應器的裝配孔。

後煞車系統,採用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通風碟盤。

懸吊系統、特殊Keyless系統 請看下頁…

特色文章

1

留言功能已關閉。

https://www.moto7.net/https://www.perkemi.org/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