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清掃」政策
話題由歐洲大陸轉回我們的寶島。日前,由經濟部長所傳達的台灣目標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機車、並且逐年限縮燃油機車發牌數的構思,相較於歐洲地區對於燃油車輛的控制為不分車種的全面掌握,但我國目前「只」針對二輪族群作為政策主力「清掃」對象,在電動車技術與售價、產能、都市使用的友善程度等均尚未普及,甚至可以說還在草創階段的台灣,這個政策對於目前國內交通工具使用佔比最大的二輪族群而言,用「清掃」二字一點也不為過。
電動車配套嚴重不足
截至2017年9月行政院所公佈的數字,機車登記數量高達一千三百七十五萬輛餘,是汽車掛牌數的1.7倍,而這其中電動車佔比雖沒有提供,但可想而知大多數的比重依然還是在燃油機車上,而在生產部分,根據行政院環保署對於國內的機車大廠從104年至106年1-11月份報表資料觀察,雖每年的電動機車產量均有提升,但占比均不超過10%,另外在台灣路權極度畸形與不平等的環境之下,以大多數為白牌以下車款,對於使用上依然存在著諸多不便與問題尚待解決,且要在12年間進行蛻變其實悲觀看法著實較多。
二輪與四輪的不平等待遇
最大的問題與差別,還是在國內這項策略只針對二輪,而世界潮流卻是不分車種的進行改革。試想,當機車告別了二行程的美好,在近年才邁向噴射化加上四行程的時代,在尚未到來的2020年才準備完全隔絕二行程機車之時,如今政府官員卻又畫了個12年全面電動化的目標大餅,對於汽車方面的隻字不提是否顯得有些不平等與唐突?
世界級賽事面臨轉型
電動機車並非無法推動,當頂尖賽事MotoGP也同樣面臨了環保問題、世界潮流與科技演化而不得不轉向這塊寂靜無聲的領域,在2019年即將要舉辦的Moto-e全電車賽事對於趨勢的風向實為顯著。但在油耗與油量使用較大的汽車方面在各國才是主力改善對象,不分車種的通盤考量才是國家推動環保政策所應該要具備的思惟。
放下成見 進行思考
近日國內不僅對於未來禁售燃油機車議題頗為反彈,連帶的以電動車與燃油車、二輪與四輪形成多派人馬互相口水戰的畫面也屢見不鮮,但這些刻意分化對於整體環境並不會有太大的改善,政府與人民之間應該思考的是,在移動工具全面電動化的趨勢之下,我們應該要如何將環境建設完全、交通工具使用者的互相尊重與轉換時期的陣痛期相關應對措施等進行思考才是。
綠能勢在必行 絕非先拿機車族群開鍘
最後,在全面電動化時代前,能源轉型問題真正的難關所在。德國在2014年時就已經擬定了長期建設方案,預計在本世紀中期將目前德國國內以傳統發電量佔總發電量80%的情況移轉為再生能源佔總發電80%,再搭配必要的電網系統與電廠、蓄電技術等支援配套。
雖然這個目標貌似難以實現,但透過階梯式電費收費標準、補貼用戶安裝太陽能設備以及全面架設電網與改善配電方式,在三年後的今天其實已初具成效。2015年,以風力發電、光伏、水力發電以及生物發電的綜效發電量已經上看32.5%的總體占比,就算扣除夜間與天氣因素無法進行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水力與生物發電仍能為德國全國帶來1/4的電力輸出。而台灣,我們尚有很長的距離要走,我們尚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思考與實踐,但絕非先拿機車族群開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