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推薦文章

顯示 1 / 2

有道是四輪移動的是身軀,二輪移動的是靈魂。這句話說浪漫也浪漫,但也是真的有其科學根據。不說你不知道,說了你嚇一跳!根據日本研究,騎摩托車這件事真的可以達到活化身心,增加腦部活動率並且達到身心靈健康的良好效果。下次準備發動引擎被另一半或家人制止或反對時,趕緊貼出本篇文章給他們看看吧!騎車也能頭好壯壯!

騎摩托車這件事真的可以達到活化身心的效果。



愛車人研究愛車人的腦

川島隆太教授,是東北大學老年醫學研究所的教授,本身的興趣是騎著打檔的大型摩托車一個禮拜出去晃一、兩次的愛好者,最著名的便是他的「訓練成人大腦的DS腦部訓練」著作。藉由跟日本YAMAHA原廠合作,自2008年五月開始針對騎車之於腦部活化機能等效果為主旨上進行長期的研究。在2011年時正式發表了「騎車能夠活化腦部」的科學論證,當時因為測量腦部的儀器都相當的龐大,對於騎乘摩托車的騎士而言不可能一邊帶著這些儀器一邊騎車,而這時剛好HITACHI日本日立研究所開發出了國內最先進的「攜帶式光學繪圖技術儀器」,這項發明對於這個研究而言簡直就是福音,因此川島教授便使用了這套光學儀器,來量測每位研究對象在騎乘摩托車時的腦部運動變化。

有了日立開發的新型移動式測量儀器,終於可以測量騎車時的腦部運動變化。



有無騎車差很多

第一次的實驗在2008年6至7月開始,實驗對象是11名擁有重型摩托車駕照並且還有在騎車,均齡45.4歲的中年群,另外也找了10名同樣有駕照但超過10年以上沒有再騎過車,均齡46.2歲的中年群來做比較。在場地部分則給予了包含連續彎道、路況較差的道路環境、上下坡道與U型彎等相當需要專注度與技術的場地。

分析之後發現,持續有在騎乘摩托車的腦部在駕駛期間,左腦的前額葉皮質(註一)會活化,也就是一邊順暢的處理各種路面資訊一邊騎乘摩托車,整體來說整個腦部的運作是穩定且持續的運作。而另一方面,在平常沒有持續騎乘摩托車經驗的10名騎士,腦部狀態則呈現集中於路況觀察與駕駛狀況的緊繃狀態,而特別的是,相較於經常騎乘摩托車的腦,不常騎車的腦袋則偏向於使用右腦的ESP-超意識(註二)的狀態在騎乘,恰恰與使用左腦較為頻繁的「常騎車的腦」相反。簡而言之,經常騎車的腦袋具有更好的邏輯性與判斷能力,而不常騎車的腦則相對的以直覺反應居多。

持續有在騎車的人,腦部活動也較穩定。

註一)大腦前額葉皮質這個部分主導著我們的情緒,如果面臨突發的壓力或是緊張情緒也有可能暫時停止運作並改由杏仁體掌控,使人感到崩潰或失措。目前在前額葉皮質的研究也有部分學者在研究以藥物方式,來使前額葉皮質區在遇到突發狀況時不減緩活性,進而讓人停止感到緊張。

註二)ESP超意識,ESP是英文Extra sensory perception的縮寫,意即超感官知覺,其中包含了心靈感應、透視力、觸知力與預知力等。ESP也常被稱為「右腦的五感」。聽起來像是神奇力量的ESP其實每個人都有,美國也有研糾可以透過特殊訓練來調整大腦放電頻率,藉此活化ESP與神經迴路達到顯化五感能力的論點。

更多關於健康事項,請看下一頁。



特色文章

1

留言功能已關閉。

https://www.moto7.net/https://www.perkemi.org/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