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00c.c.超級運動車款之中,有許多騎士都將YZF-R6視為一款非常特別的摩托車款,特別是清楚知曉YZF-R6誕生故事的世代更是如此。
翻譯文章授權轉載自:Webike
原文參考:YAMAHA「YZF-R」車系20周年特輯 R1篇
這台認真打算贏過1,000c.c.排氣量車款的YZF-R6,當時到底是如何誕生的呢?以下就讓我們來為大家介紹這一段歷史。
序章:R的設計理念
YZF-R1在初登場時就帶給世人極大震撼,因為以當時的市售車款水平來看,完全無法想像它所具備的輕盈車身及馬力之間的平衡,還有它的操控性能等都造成極大衝擊,因此YZF-R1在一夕之間變成了熱門車款自然也不難理解。
而之後推出的YZF-R6/R7,自然也是一樣令人震撼不已。到底R系列是什麼?為什麼在製造上如此講究?透過這次採訪研發團隊,我們將為大家徹底檢視R系列一貫的設計理念。
追求刺激興奮感與引擎和車身的完美融合
YZF-R1、R6、R7等這三台車,雖然我們一般人都直接以R系列帶過,但對研發團隊來說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雖然它們風格類似,但每一台車都是獨立的,這個YZF-R系列唯一共享的就只有它的設計理念而已,而這就是它能夠獲得全世界讚賞的最大原因。
這個設計理念大致上可以分成軟體及硬體等兩方面來說,在軟體方面就是「配合排氣量追求騎乘的刺激感」。
說得極端一點,摩托車並不是一個絕對不可或缺的東西,它其實只是一項作為興趣使用的交通工具而已,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騎上去時好不好玩非常重要。因此,YZF-R系列極力追求的關鍵字就是「刺激感」。
「最極致的騎乘樂趣就是刺激感,雖然以文字來看,這樣的形容方式有點危險,但它可以說是距離『戰慄』只差一步。」(三輪邦彥)
以這個「刺激感」為優先,並將它調整設計到最佳,再加上造型簡單的車身後,創造出來的就是「YZF-R」,而且只要騎起來有趣,就算有些缺點也沒關係。
當然,YAMAHA也是在保持最低限度的狀態下,把和刺激感無關的東西全部拿掉。舉例來說,犧牲掉雙人騎乘時的性能及舒適性也沒有關係,這樣的理念就是它的特色。
此外,因為摩托車不是坐上去後就會自己跑,它還需要靠騎士操作才能動起來,因此YZF-R也不是漫不經心地只講究速度而已,而是一台讓騎士可以享受到控制樂趣的東西,這些就是「YZF-R」的基本設計念;因此,在前進、轉彎、停止等三個步驟之中,YZF-R非常講究「轉彎」這一塊。
也就是說,騎起來「容易」的摩托車與騎起來「有趣」的摩托車是不一樣的。因此,或許有些人可能剛開始會覺得YZF-R1不容易駕馭,但是在適應的過程中會開始享受它的騎乘樂趣,接著得到順利克服之後的滿足感。
騎士與摩托車之間有著濃厚的關係,那種讓人心跳加快的緊張感才正是騎乘摩托車的最大樂趣,而這也正是「YZF-R」所對準的目標。
此外,也絕對不能忘記YAMAHA配合不同排氣量,提供各式各樣騎乘刺激感的這個重點。像是YZF-R1的排氣量有1,000c.c.,但卻有著運用扭力的騎乘樂趣,YZF-R6則是讓人享受到在進入高轉速範圍前引擎運轉的樂趣、YZF-R7製作時的主題則是享受賽道騎乘樂趣。
由於這三台車所追求的樂趣不同,自然也讓人無法簡單評價三台車之間的高低,畢竟不管是哪一台,它們的目標都是世界第一,所以在選車時就不是以有沒有馬力或排氣量的大小來決定,而是變成騎士自己到底想要追求什麼樣的騎乘樂趣,而這正是YZF-R之所以推出系列車款的原因。
在另一方面的硬體部分,YZF-R系列的共同理念則是「引擎與車身的融合」。「引擎變成車身一部分的必須負擔剛性,而車身則幫助引擎驅動」(三輪邦彥)
YAMAHA開發車輛的作法不是先有引擎,然後再配合引擎製作車身,而是從一開始就設計出引擎與車身彼此之間能夠互相幫助的設計。
為了實現這樣的設計理念,就必須要製作出和目前為止截然不同的車款,引擎當然也不可能直接沿用別的車款,所以必須開始研發出各種專屬零件,導致在生產製造過程上相當費工夫;對一個廠牌來說,YAMAHA可是冒著非常大的風險。
經典的R1和R6是怎麼出現的呢?請見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