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者擔任講師的騎乘學校內,有一個類似Gymkhana(金卡納賽事)風格的交通錐練習路線。如果沒有任何準備就直接開始騎的話,通常都會抓不穩應該怎麼騎,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先走一遍並記下路線。
翻譯文章授權轉載自:Webike
原文參考:【和歌山專欄】騎乘謠言大破解-「意象訓練」
任何人都一定曾在無意識間進行過意象訓練
大部分的人通常都是一邊在腦海中想像騎乘摩托車的畫面、一面走在練習路線上,也有很多人是走完一圈回到起點後,一邊看著交通錐一邊想像著騎乘畫面,這種無意識做出的舉動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意象訓練。
意象訓練能夠有效幫助提升騎乘技術,而這個方法其實也不是僅限於騎乘摩托車上,基本上任何運動都能通用。但是,該如何正確進行意象訓練非常重要,有些人的意象訓練方法根本就是錯的。
最重要的是記得身體動作的感覺
意象訓練的第一步,或許可以說就是前面提到的交通錐練習路線中決定騎乘取線也說不定。在早期的摩托車教科書中及賽道騎乘時,其實就非常明顯有這種決定騎乘取線的傾向。
舉例來說,像是在賽道旁邊看板上有標示的地方開始煞車、在路面有痕跡的地方傾斜車身、眼睛看向在賽道內側的監視小屋、朝有刻痕的路緣石附近的彎道內側頂點(Clipping Point)騎等等。
當腦海中出現這些指示時,的確能夠讓騎士在騎車時變得更有自信。但是,筆者認為這並不是意象訓練的真正本質。
在繞著交通錐騎乘路線步行時,有很多人的上半身會向內側的交通錐傾斜,這或許就是踏進了真正意象訓練的入口,但這種方式其實並不完美。
最關鍵的其實是靠著身體動作來想像騎乘畫面,雖然只有少部分的人會這樣做,但是在探查交通錐騎乘路線時,有些人會配合走路的步調讓身體跟著做出反應然後想像騎乘的畫面。沒錯,就是這個!實際上能夠自然的完成這些動作的人都是一些騎乘技術高超的騎士。
主觀及客觀感覺
在之前騎乘謠言大破解的專欄文章中,筆者曾經好幾度都提到過騎乘的本質在於身體移動而不是體重移動,重心移動是自然跟著身體動作來改變,如果不知道這個觀念的話,就無法做到以身體動作進行的意象訓練,畢竟人是沒有辦法想像自己所不知道的觀念。
不過,我們卻可以透過意象訓練來學到這項技術。重複觀看MotoGP車手的騎乘影片然後不斷重複想像車手的騎乘畫面的話,也只不過是客觀想像而已。
但是,如果是想像自己正在騎乘的畫面的話,那麼骨骼、肌肉的感覺就會變成主觀,就能將客觀畫面轉化為自己能夠完成的主觀畫面。
意象訓練也能夠活用在道路騎乘上
一般在開始學習某項運動時,一開始都是動腦思考應該如何做,然後透過不斷地練習及無數次想像,就能夠在無意識中變得靈活自如。這其實也算是一種意象訓練,而這個方法運用到一般道路騎乘上也非常有效。
舉例來說,筆者在靠右行駛的地區騎車前,會花數秒鐘想像一下靠右騎乘的畫面,也會在離開主幹道路停車等待時,想像一下車輛是從前面車道的左側開始行駛。
這些事情已經變成筆者在騎車之前的習慣,筆者也相信這對行車安全絕對非常有用。此外,像是對向車道有車輛轉彎過來等需要注意的騎乘場面時,事前在腦海中模擬過可能會發生的狀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