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日YAMAHA NMAX正式引進發表後,隨即引起二輪愛好者們熱烈討論,爭議內容不外乎配備的差異、價格以及外型等等,其中則有一項特點反而是為消費者津津樂道的,便是台灣速克達市場非常稀少的龍骨車款,而究竟這樣的構造為何會如此引人熱議,和沒有龍骨的車型又有甚麼差異?接下來跟著Moto7,一起探索龍骨車款市場的可能性。
速克達先天車架結構的不足
多數速克達不同於檔車的車架結構,尤其以台灣消費者使用習慣為出發點的車型,車體結構主要由車頭下的主管延伸至腳踏空間,為了踏板面積與支撐性而分支的左右車架,最後連接至車尾銜接在一起成為環狀的結構。而這樣的設計在白牌動力以及使用上也許足以應付,但隨著速克達騎士追求運動化騎乘需求影響,車廠也因應風氣的盛行更傾向於開發運動型車款,此時影響騎乘穩定與操駕感受最重要的車架結構,逐漸無法滿足激烈操駕甚至是競技騎乘的需求,因此在許多改裝愛好者中,許多人會選擇於腳踏空間加裝車台強化的支架,來補強不足的車體剛性,不過事實上,龍骨的設計正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
大型速克達多採龍骨車架
正因為大型速克達在較高的動力與車身重量下,加入龍骨結構才能避免激烈駕駛中,車速驟降會造成車體的晃動與扭曲,甚至進而影響行駛安全,所以多數大羊皆使用龍骨車架,僅在少部分希望兼顧置物空間便利性的車款比如G-DINK 300i上,沿用傳統的設計。不過在白牌級距的運動速克達中,即使龍骨車架有如此重要的優點,台灣人對於機車在日常空間利用上的便利性已養成依賴,若是車輛設計中加入了龍骨車架,在生活使用上勢必犧牲腳踏的置物空間和跨坐便利性。
彎樑車能被市場接受?
回到使用者層面,台灣速克達市場的消費者也許仍注重生活使用的便利性,車台強化需求不高,腳踏空間不僅寬敞可置物,跨坐的便利與舒適性也難以捨棄,不過仍有部分客群追求的就是車輛動態更加穩定的設計。比如NMAX的定位即是針對這類需求,為完整產品線所導入的車款,是否能如YAMAHA期望創下年銷售5,000台的佳績,還需時間驗證。倘若成功讓更多白牌騎士接受龍骨車架的設計,或許YAMAHA AEROX 155這類型具有高運動性能的彎樑車型,未來也有導入的可能性,讓追求運動性與實用性的兩大族群能分割,而這一切就端看消費者的反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