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推薦文章

SUZUKI在今年3月迎來了成立100周年,為了慶祝這值得紀念的時刻,SUZUKI特別推出設計主題源自正參戰MotoGP的車隊-Team SUZUKI ECSTAR的塗裝,作為100周年紀念配色。

翻譯文章授權轉載自:Webike
原文參考:【試乘報告】R的完全體!SUZUKI「GSX-R1000R」



【SUZUKI GSX-R1000R】細節&試乘報告

雖然只是更換了塗裝,但我們還是想再確認一下以 「The King of Sportbikes」為目標,融合了MotoGP最新技術的GSX-R1000R的真正實力。

更具攻擊性、更加緊湊的外觀

【全長/全寬/全高】

2,075mm / 705mm / 1,145mm

【車重】

203kg

第一眼就被小小的車身嚇了一跳,「這是600c.c.吧?」腦海中也會有這樣的想法。說到SUZUKI其他小排氣量摩托車,還有像V-Strom這樣的,但很難相信它們是同排氣量。

更具侵略性的外型細節,絕對能俘獲眾多車主的心,而與MotoGP車隊相同的塗裝配色,更會讓覺得自己是一名GP車手,同時,一想到能從這個小車身上能感受到近200ps的力量,我們就忍不住興奮起來。



雙腳著地性

說到GSX-R1000R的雙腳著地性,通常給人坐墊高度低、好跨騎的印象。不過改款後的GSX-R1000R究竟如何呢?首先先來看看各家日本廠牌超級運動車款的座高規格:

騎士身高173cm,雙腳腳尖皆可著地。

騎士身高160cm,雙腳腳尖勉強能碰地 / 騎士身高155cm,僅單腳腳尖能著地。

[座位高度]

825mm

[坐高]

與上一代的810mm相比,2020年式GSX-R1000的坐墊高度是略高的825mm,加上懸吊設定偏硬,在跨坐上後並不會下沉太多。



實際試跑了一下!

近200ps的最大馬力,這輛車能否令人滿意地在城市街道騎乘呢?我們一開始是帶著這樣的疑問,但騎上去之後這些疑問瞬間就被吹散了,低轉輔助不僅可以減少車輛起步時的轉速下降,而且即使在低轉速時,也不會因為扭力不足而熄火造成尷尬。

它不僅能在主要幹道上以2,800rpm/60km的狀態巡航,只要你敢大灌油門,它的扭力也足以讓你穩定的加速到破百公里。如果你想追求動力十足的騎乘感受的話,那麼在市區和蜿蜒道路上以3/4檔、使用4,000rpm以上的速度騎乘的話,就可以感受到恰到好處的加速感。

很多人還認為電子控制系統只有在挑戰賽道極限的時候才有效,但採用IMU(六軸傳感器)的電子控制系統,能讓騎士的騎乘體驗更佳。SUZUKI騎乘模式可調(S-DMS)和循跡控制系統(TCS)讓騎士即使在惡劣路況,例如下雨的時候,通過將動力輸出限制在最佳水平,讓騎士有更大的操作空間,也可以安全地控制摩托車。

我試著用S-DMS在A模式下在市區騎乘,但是因為電控系統介入的稍微有點多,讓騎士可能沒辦法太盡興地騎車,因此筆者個人比較推薦使用B模式。對應升降檔的快排可以讓騎士在城市漫遊時愜意的換檔、高速騎乘時讓人體驗到流暢的加速感,不用離合器就能調整轉速,有助於減少頻繁操作離合器所帶來的疲勞感。

雖然GSX-R1000R的重量是不算輕的203kg,但從移動到跨上它時,卻都感受不到它有200kg重,感覺和外觀印象一樣輕巧,騎乘姿勢也能感覺身體與摩托車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由於騎士和摩托車的重心融為一體,加上使用了Bridgestone RS11的輪胎,在此在過彎時的安心感相當紮實,也表現出它的騎乘樂趣相當大。

GSX-R1000R是一款超級運動車款,它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在賽道上高速行駛,但我們發現這款摩托車也很適合在街道上使用。不過,如果非要挑一個比較在意的部分的話,那就是坐墊和水溫,如果你是一位愛騎車旅行的騎士,它的坐墊舒適度堪稱悲劇…

另外,水溫也是超級運動車款的宿命。在城市街道騎乘時,水溫很快就會超過攝氏100度,雖然在風扇轉動強制冷卻的情況下,在等紅綠燈的時候也不會超過攝氏105度,但是對炎熱夏天來說,真的好像是抱著火爐在騎車…

對應進退檔的快排有兩段可調。



全部採用LED燈具

[大燈]

大燈設計採用上下排列,可以說是GSX-R的特徵。

SRAD(SUZUKI Ram Air Direct)進氣口位於前大燈兩側,這種設計有一個很吸引人的特點,就是進氣管不那麼顯眼。進氣口上方配置細長的LED定位燈、大燈也是LED的,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一方面,較大的變化則是在於從2005年式以來就被視為是GSX-R特色,內藏於後視鏡的方向燈。由於後視鏡內藏方向燈在結構上頗具重量,而改安裝在整流罩側邊似乎就是為了達到輕量化的效果。

就外型而言,相信有不少騎士喜歡方向燈內藏於後視鏡的俐落感,不過現行款的方向燈卻意想不到的小,筆者倒是完全不介意呢!

在這樣的調整下,後視鏡設計變得簡潔,並且在賽道騎乘等情況下也可以不用擔心方向燈配線的快速拆下後視鏡,這一點倒是相當不錯。

大燈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進氣導管進氣口。

近光燈 / 遠光燈。

[尾燈]

尾燈的設計也大幅變更,變得橫向平直的車尾風貌,可以說是GSX-R1000R的特色之一。

新款GSX-R1000R把方向燈安裝在後土除上,因此尾燈和車尾整流罩都變得非常俐落,尖端設計散發出超級運動車款的特色外型,真的是太美了!

美中不足的是,因為尾燈設計和GSX250R、V-Strom 250相同,所以會讓人不禁想要擁有最新超級運動車款般的特別感。

尾燈與方向燈分離使車尾更俐落。

行駛時 / 煞車時。



全液晶儀表板

全液晶數位儀表板雖然給人頂級的印象,不過如果可以更貪心的話,筆者個人希望可以是全彩的。

和CBR1000RR的全彩液晶儀表板相比之下,GSX-R1000R白天的辯讀性比較差一點,但是資訊量相當豐富,想要的資訊基本上全都有。

搭載高性能避震裝置

前側配備SHOWA製的BFF倒立式前叉,這可是比賽車款才有的最高級裝備,後避震器也配備了SHOWA製的BFRC lite單槍後避震。

老實說這樣的避震裝置在實際騎乘前給人一種「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感覺」,沒想到竟然有機會體驗到(雖然只有一點點)。

雖然沒有完全發揮避震的性能,但是具柔韌性的騎乘感不禁讓人上癮。不過對於像筆者一樣的外行騎士來說,帥氣外型是最大的重點(笑)。

SHOWA BFF倒立式前叉 / SHOWA BFRC lite單槍後避震。

前叉頂端這個突出的地方讓人瞬間感到錯愕,不過這似乎是標準設計。



高性能輪胎與全新設計的輪框

GSX-R1000R標準配備Bridgestone RS10輪胎,因此能夠達到運動性能般的騎乘。

如果不確實暖胎的話,秋冬時期騎乘時容易發生打滑的情況,而Bridgestone RS10可以說是能夠發揮與超級運動車款相符的抓地性能。

輪框的顏色與「R」字樣,簡約卻又帥氣有型。

另外,前煞車卡鉗採用Brembo製的一體式幅射煞車卡鉗,當然碟盤也選用Brembo製,因此擁有令人安心的煞車性能;由於能夠確實地減速,所以即使在賽道上也能安心騎乘。

此外,還配備了動態循跡煞車系統,能夠減輕緊急煞車時後輪上下晃動的情況,因此在賽道騎乘時能夠發揮極高的煞車穩定效果。

搭載MotoGP技術的引擎

最大馬力:197ps/13,200rpm
最大扭力:117N-m/10,800rpm

新設計的引擎可輸出197ps最大馬力,並融合了多項MotoGP技術,包括可變汽門系統等,它的特點是離合器輕巧,滑動式離合器可以釋放突然降檔時產生的扭力,再加上電子控制使引擎動力強勁,還能輕鬆應付城市道路騎乘。

看起來不太精緻的排氣管

雖然正廠的大尺寸排氣管給人「怎麼覺得有點不太精緻啊」的第一印象,不過一但發動引擎後,馬上就被具有魄力的音浪給收服了。

怠速時的低音嘹亮,一加速後逐漸轉變成高亢音浪令人情緒激昂,光是正廠的排氣管就擁有讓人十分滿足的排氣音浪。

裝載MotoGP技術的引擎 / 大到有點誇張的排氣管。



讓人享受騎乘的各項機能

GSX-R1000R配有各種尖端配備,不論是一般街道騎乘還是賽道競速都能夠享受騎乘樂趣,包括:

  1. 電子節流閥(Ride-by Wire)
  2. SUZUKI Dual-Stage Intake 多層進氣歧管 ( S-DSI )
  3. SUZUKI Drive Mode Selector 騎乘模式選擇(S-DMS)
  4. 10段可調 TCS 循跡防滑系統
  5. Low RPM Assist 低轉輔助系統
  6. SUZUKI Easy Start 智慧啟動系統
  7. 起步彈射控制系統
  8. 電子快排系統

…等等,總之投入了宛如參賽車般的頂尖技術。

Low RPM Assist低轉輔助系統能夠減輕在發動起步、低速下的不順暢,而10段可調的循跡防滑系統即使是雨天時等路面狀況不佳時也能安心騎乘。

日本建議售價

建議零售價為2,156,000日圓(含10%消費稅)。

價格也很有吸引力,雖然總體上來說是一款非常昂貴的摩托車,但215.6萬日圓的含稅價格,即使是在高階車款中也是最低價格。

說實話,對於一輛擁有強勁引擎、IMU高性能電控、懸吊系統的摩托車,只能說這個價格真的很划算。

點選【SUZUKI】觀看更多SUZUKI新車發表、車輛規格、配備介紹、專業試駕、購車優惠、二手車資訊。



特色文章

1

留言功能已關閉。

https://www.perkemi.org/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Slot Gacor 2024Situs Slot Resmihttps://htp.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