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站長教室是針對機械相關的問題,替讀者與觀眾做解答,舉凡大家常問的到底需不需要訓車、各式離合器與離合器的作用原理,還有正叉倒叉的差異等,希望能幫大家解惑,以下就跟著Moto7一起來看看吧!
更多試車、新車介紹及特別企劃影片,速至Moto7 Youtube頻道觀賞!
馴車的必要
所謂的馴就是Run in,引擎需要Run in,那其實除了引擎之外,整個變速箱還要很多機械的配合,有配合的地方都需要經過馴車。同時馴車的過程你也可以找出到底車輛在機械結構上面有沒有什麼問題,這個是一定要馴的!像站長自己的R6在上賽道之前,有利用環島去做一個快速的馴車,那當然這個馴車的過程中,機油什麼時候要換也是一個重點。
我們也可以來舉一些反向的例子,當你大概騎了三百公里後去把機油洩下來看,你會發現裡面還是有會有很多金屬屑,這就是一定要馴車的理由,就是你的引擎是需要經過Run in,它會產生很多鐵屑在機油裡面。如果說你這段期間沒有用一個比較溫和的騎乘方式,那這些鐵屑它一定會跟著機油跑到汽缸、活塞之間去造成刮痕,所以這很清楚的就是你一定要用比較溫和的方式在初期的階段來騎乘,然後再慢慢增加不管是轉速、油門催的程度,慢慢地增加,所以馴車是很必要的。
例如站長有個朋友,他們經常在維修KTM的車款,有Run in與沒有Run in,至少可以差個百分之五的馬力;而且如果沒有做Run in的動作的話,引擎可能在某個里程數以後,單缸吃機油就很明顯。單缸來說,本身因為引擎它的不平衡性,所以它活塞的前後一定多少會有一些磨耗,而且會比一般不管雙缸車或四缸車來得嚴重一些,所以如果說你沒有好好地做Run in的動作,很快就會有這些磨耗,很快就會吃機油,而且馬力上絕對會有差異;這個是騎過、有維修過KTM的車款,尤其這種大單缸特別明顯,所以你一定要Run in!
再來剛剛有舉個例子就是,你把機油在三百公里的時候洩下來一看,還是一定會有很多金屬屑在機油裡面,所以一定要做一個緩慢的、慢慢增加引擎負荷,用這樣的過程來做新車的Run in;例如以R6而言,它的紅線轉速是到16,000轉,但是我前三百公里在騎乘的時候,我只提到6,000轉左右,前三百公里只到6,000轉,然後三百公里就趕快把機油換下來,就發現說其實裡面的鐵屑真的很多。
再來三百公里到一千公里,開始增加轉速,大概增加到10,000轉,所以這個中間我從6,000轉、7,000轉、8,000轉、9,000轉、10,000轉,開始慢慢地提升,然後在一千公里的時候再把機油換下來,還是有些微的鐵屑在裡面;再來我上賽道以後,其實我大概每兩三百公里,大概騎乘一次到兩次的賽道日,就會把機油換下來,確保引擎的狀況是好的,所以一定要馴車的,這個是基本上是引擎活塞跟汽缸的部分,當然這部份其實也可以透過例如說,如果有騎乘過廠車的經驗,如果車店曾經有維修過廠車,其實你可以事先透過一些倒角,讓整個活塞跟活塞環與缸壁的配合是比較好的。但是以全新車來說,更重要的在於齒輪,以檔車來說好,六個齒比、12顆齒輪在整個變速箱裡面,它們都是用機油來潤滑,它們會產生更多的鐵屑,這些鐵屑如果不做一個Run in,不提早換機油,或是用比較緩慢的方式來騎乘的話,那這些鐵屑還是會跑到汽缸活塞跟活塞壁之間。
除了汽缸跟活塞壁要注意之外,更要注意的是齒輪,因為它們的精度往往是比較低的,以機械加工的精密度來說,通常是比活塞跟汽缸壁要來得差的,它們產生的鐵屑才是更要注意的,所以前面騎乘千萬不要迷信所謂的暴力馴車法,以暴力來馴車的話,有可能這些鐵屑還是會進到活塞跟汽缸壁中間造成刮傷,所以一定要循序漸進,而且一定要暖車,然後機油可以的話提早換掉是最好的。
離合器種類
乾式離心式離合器
離合器我認為可以分兩種,一個是速可達的乾式離心式離合器,另外一種是檔車上面常用的是多片式而且是濕式離合器。首先討論乾式離合器,這種離心式的乾式離合器,如果說有拆過速克達的傳動箱裡面,你會看到一個碗公,碗公裡面就是有一組離合器片,當它的轉速、引擎這樣傳動過來的轉速到達某一個程度的時候,它就會把離合器片甩開來,它會膨脹,甩開了以後它就會摩擦碗公的內側,當它的轉速達到某個值的,它就會抓著碗公一起走一起轉,這就是從原本的半離合的摩擦、動摩擦到靜摩擦,這兩個就結合一起轉,這就是速可達上面的離心式離合器。
離心式離合器大概有幾個特點,就是當然它在完全不動的時候,它就是被彈簧拉著,是縮小的;那當它開始轉動的時候,依照轉速的高低,越轉越快的時候就會開始離合器片會被甩開來,然後當它跟碗公的內側開始摩擦的時候會帶動碗公開始走,所以催油門的時候就會感受到車子好像快要走了,如果這時候你離合器跟碗公它們的摩擦是不平均的,可能碗公有變形或是離合器片可能有過多的磨耗,這時候車子會抖,就是要起步的時候好像一直抖然後起步,這就是因為碗公或是離合器片它們的配合已經不好了,通常是碗公變形,因為熱脹冷縮它有可能到最後就變形了。
離心式離合器的第二個特點就是當它們結合以後,有一個所謂的自鎖效應,就是它不會再分開了,因為它的力量的方向剛好是把它越扳越開,在高轉速的時候,就算動力再怎麼大也不會再脫離了,只有在低轉,就是速度越來越慢的時候,當它轉越慢再縮小被彈簧拉回來,然後兩個脫離,所以當我們速度降低的時候,突然會感覺到車子變成滑行,本來還有引擎煞車的力量,可是速可達可能慢到也許五公里的速度的時候,會突然感覺車子突然往前滑行,那就是因為它們脫離了,所以後輪跟引擎就分開了,否則如果後輪停下來,引擎照理說會跟著熄火,但因為它們脫離開來了,所以引擎就可以繼續怠速來做運行,這就是速可達的乾式離心式離合器。
多片濕式離合器
檔車上面它是多片的濕式離合器,所謂的濕式就是它有機油潤滑,為什麼需要機油潤滑呢?第一個它可以降溫,機油會把離合器的熱量帶走,第二個它會把離合器片磨耗下來的碎屑帶走,第三個是它可以潤滑離合器片跟摩擦片之間,當兩者要分開的時候,還有機油在裡面潤滑,所以它們可以順暢地分開或是接合,就是靠機油在裡面做潤滑。
以濕式離合器來說,所謂的濕式就是機油,它就是帶走熱量或是碎屑,再來它是做潤滑,讓它們可以作動地更順。多片式離合器以檔車來說它是由左手來做操控,就是你拉離合器的時候,它會有一個推桿把離合器撐開來,裡面的離合器片跟摩擦片就可以自由地轉動,所以曲軸引擎在轉就跟後輪是沒有關係的,但我們漸放離合器的過程,整個離合器它的壓板就會開始鬆開來,它又會被彈簧壓在一起,這時候離合器片跟摩擦片一摩擦,接合了,引擎就可以帶著後輪轉動,所以當你在漸放離合器的過程,你就可以感受到動力傳遞的比例越來越多達到後輪,帶動後輪走,這就是漸放過程中,它們離合器片跟摩擦片被壓得越來越密,原本是互相帶動摩擦,最後兩個合為一體,它們轉速就一樣了,這就是離合器的基本的構造以及作動原理。
半離合對車輛的影響
所謂的半離合就是當你全抓離合器的時候,我們就說是百分之百的離合,半離合就是介於全放跟全抓,可能你拉一點點離合器,這時候你會發現引擎轉速它還是可以自由地拉高,可是會稍微帶著車輛加速。例如說,當我們在起步的時候,它就是一個半離合起步,從原本全抓離合器,開始放一些,可能放到百分之五十,它開始摩擦,引擎的動力可以帶動車身,這就是所謂半離合的狀況。這時候我們通常會稍微等它一下讓它多摩一點,速度帶起來以後再完全地全放,或者是一個漸放的過程,越來越多;那它其實是有一個點,就是它已經在摩擦了,而且你還可以用油門稍微多帶一點動力,起步得更快,這個階段就是所謂的半離合。
如果經常使用半離合,或是操作半離合的時間是比較久的,例如說可能起步的時候,讓它不斷地摩擦,摩得比較久才完全地出去,可能別人可能稍微摩一下就完全放掉了,跟你一直摩,摩著出去,兩者消耗就會不一樣。所謂的消耗就是離合器片的消耗會不一樣,以一般日常通勤來說,一定要有一個概念,離合器片它的確是消耗品,但是你過度地使用,可能原本里程是兩萬公里才需要換,這時候你三千公里可能就需要更換了,那你的壽命相對來說就比較短,就跟煞車片一樣,這其實都是一個消耗品,碟盤也都是消耗品,可是你如果壽命過短,其實就是比較傷荷包啦!
通常我會說這就是一個不正常的磨損、過度的磨損,其實並不會對車輛造成過度的傷害,但就是磨耗得比較快,需要更換的頻率就比較高,那半離合就是其中的一種。除了起步之外,你可能會用到半離合的狀況,也許是在低速的時候。例如在低速的時候要做迴轉,這時候引擎的轉速有一點過低了,你會稍微拉一點離合器,因為引擎轉速過低,它可能已經快要熄火了,已經進入到接近怠速甚至還更低的狀態,這時候你就會抓離合器,此時你抓的時候也可以用半離合的方式,不要全抓,抓一點就好,再來彎過去以後再放油門然後放離合器,有一點像是重新起步的概念,這就是半離合使用的時機。那也有一些人可能會在例如說,原本可能在一般道路上行駛,突然減速了,那這時候你可以用半離合的方式再加速出去,或者是也可以退檔,那有些人可能直接用半離合的方式再做一次加速,就不退檔,用稍微半離合的方式加速出去,當然如果常經常這樣操作的話,它的磨耗就會比較快一點,這就算是另外一個背後的副作用吧!
無離合換檔?進退快排?
以駕訓班教導騎檔車而言,就是你換檔的時候都需要拉離合器,不管是降檔或是升檔,但其實以升檔來說,因為它的轉速在升檔的過程中是自然會掉下來的,它不是往上走的,引擎當我們不出力的時候,它自然轉速就會往下掉,所以升檔的時候比較可以利用這個特性直接做升檔,一般來說,我們操作的方式就是所謂的不用離合器升檔,當轉速已經拉到某個程度需要換檔了,這時候只要收一點油門,同時操作打檔桿做升檔,你會發現這時候很容易就可以把檔位給換過去,因為你放油門的同時,它其實轉速就會掉下來,剛好配合升檔,它的轉速就是會掉一點,你可以輕鬆地做換檔。
反之,如果要降檔的話,因為本質是轉速要變高,你很難在這過程中把轉速變高,所以你無法直接不拉離合器來做退檔,就算你不拉離合器直接踏,你會發現那個頓挫感是很重的,其實你因為頓挫感的關係,所以你大概直覺也知道不適合這樣做,如果要這樣做的話,引擎一定哪個地方會有不正常的磨耗,它可能會提早下課,甚至一、兩次以後,有一些加工比較差的齒輪可能就崩齒,它就會壞掉。
以現在公升級仿賽或是600級距而言,幾乎都有配備進退快排,這時候你只要加速的時候有維持油門,那隨時你只要升檔位,它就會以中斷點火或是中斷噴油的方式,讓轉速自動掉下來,然後自動銜接上去;如果是要退檔,這時候你就要保持收油門的狀態,你直接退檔,電子油門會幫你做一個補油的動作,在那個踏下去的瞬間它幫你做補油門的動作,讓你可以做一個齒輪的銜接,所以就是電控現在在幫你,不管是電控幫你收油門、收點火或是收供油,或者說它偷偷幫你多補一些油門,讓你比較好做退檔,這就是進退快排的一個基本的原理。
前叉內管徑的粗度有什麼影響?
避震器的粗度,以前叉來說,因為前叉大家都知道規格表上一定會給這個內管的直徑,到底是粗的好還是細的好?還是怎麼樣?這邊就會有差別。以懸吊而言,整個懸吊它的作用就是,第一個就是讓車身穩定,它要隔絕路面上傳來的震動,或者以前叉來說,它除了可以自由伸縮,來隔絕路面傳來的震動,維持車身的穩定前進之外,由於它的機構設計,所以前叉它必須要支撐煞車的力量。如果我們把圖畫出來的話,你會發現前叉在煞車的時候是必須要支撐整台車,然後從後面往前的重量,如果它被彎曲了,前叉如果在支撐重量的過程被彎曲的話就會影響作動,就是說前叉的外管、內管如果是可以被彎曲的,那它就會作動不順,照理說它們應該要是一直線地作動,可是當你是彎曲的,它一定會作動地不順,所以它的剛性就很重要了。
因此前叉越粗,代表說它的剛性一般來說也是越好的,就是它能承受煞車時的一個減速度也是越好的。那當然除了整個煞車時的減速度之外,在過彎的時候,側向力或者是在加速的時候,或是前輪受到震動的時候,整個前叉它的粗度也影響了它能承受各方向的力量,所以不只是減速的時候的力,加速度或左右的速度都必須要能承受,所以基本的原理上來說,就是它越粗越能承受力量,它的變形也就越少,這就是所謂的剛性。
究竟是不是越粗就越好呢?其實越粗它的重量相對來說也會變重,所以如此一來你車重就變重了,如果你嫌它做得太粗,那你的上下三角台勢必也要加大,重量就會變得更重了。或者以車身來說,你身可能原本是細的,結果前叉變這麼粗,所以車身必須要加大,整個重量都會一起加上去,這就是我們在設計一台車的時候的一個基本概念;你會去做匹配,也就是說這樣子的馬力、速度大小,會匹配大概多少直徑的前叉是適合的,如果說今天匹配得不好,可能就會產生重量過重,或是說其他的元件也必須要變大,重量都是一直加上去的,可能原本預期這台車250c.c.它有這樣的加速度,最後因為重量大幅度變重,所以可能馬力又要增加,馬力再增加的時候車子又變重了,所以前叉的粗度又要再加,就會一個無止境的循環,因此一開始就要設定好這樣子的馬力、車重,搭配大概多少直徑的前叉是適合的,這在一開始就要決定。
正叉與倒叉的差異
首先討論倒叉的好處,這跟整個機械結構設計有一點關係,剛剛一直在談的是前叉內管的粗細,這通常會是一個指標,但是以整個前叉要怎麼樣承受後輪的力呢?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外管跟內管,它們所接觸的長度才是真正有效能支撐整台車減速度的地方。以正叉來說,由於它的設計是上面是內管,下面是外管,內管跟外管它能接觸的面積或是它的長度相對來說比較小的,但如果我們是使用倒叉的設計,由於外管再上內管在裡面,它們相對來說能接觸的面積或是說長度是比較大的,所以在這一段它能承受的剛性也是比較好的。
一般而言我們會說倒叉的剛性是比較好的,其實重點在於外管跟內管它們中間交叉、接觸的地方是比較長的,它們能承受的扭矩也是比較好的。如果從性能的角度來說,那毫無疑問,倒立式前叉的性能一定是會比較好,否則為什麼MotoGP或是現在公升級、600級的仿賽車都會用倒叉,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道理。當然還是有一些特例,例如說在一些比較特殊的應用,像是我們在一些美式巡航機車,你可能希望把整個前叉改得很長,這時候比較適合的改法其實就是以正叉,然後增加內管的長度,比較長的延伸到下面;如果要改倒叉的話,相對而言要把外管改到很長是比較困難的,如果說你用內管的方式來改,就會比較簡單。所以在不同的一些應用上面,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正叉比較好,但以性能指標來說的話,就看目前MotoGP廠車,或是一般日系的仿賽車,以性能為指標的應用場所,都是用倒叉,這就是一個簡單的道理。
推發的原理
為什麼發動車子需要電?大概有幾個部分,第一個是我們的啟動馬達需要電,要先帶著車輛的引擎轉動,第二個部分需要電的就是現在噴油引擎的噴射供油,它其實需要就是以馬達來加壓,讓油可以噴入引擎內,所以如果要靠推發來把車啟動,大概主要是要用車輛推動的力量把引擎給轉起來;如果是噴射供油的車子,在完全沒有電的狀況下,要靠你這樣累積的電,推發累積的電量,來把噴射供油的幫浦充滿足夠的油量,其實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一般來說,如果是化油器的車款,比較容易用車輛推發的方式來做推發,因為用推動的力量,讓引擎可以轉起來,你就有機會發動車輛,但如果是噴射供油的車是完全沒有電的,很難靠推發把引擎給發起來,除非你電量還是有微微的電量,它至少可以提供汽油幫浦可以先把油的力量的壓力累積起來,這時候你再用推發的方式把引擎轉起來,噴油嘴才有辦法把汽油噴進汽缸裡面點火,然後把引擎發動,否則是很難的。
降低車高對車輛有什麼影響?
一般來說,如果說你的身形真的比較嬌小,那我會建議你買適合的車輛;如果還是想要挑戰車高比較高的車款,那最好找有低座高的版本;如果沒有低座高的版本,而它的後面的懸吊是採用多連桿的懸吊形式,的確坊間是有套件,改變多連桿裡面的可能其中一隻拉桿的長度,來造成車身的降低,這個方式就會有一個風險,就是當你透過這些連桿的組合來改變車高的時候,可能整個懸吊它的槓桿比就會跑掉,就不是當初原廠設定的這個懸吊的形式,所以除非設計廠商對這個整個懸吊的整個多連桿,它的搖臂的作動是有做研究的,不然千萬不要輕易地透過這個方式來降低車高,因為它整個車的表現跟原廠會是截然不同的,要經過測試才知道說這樣的表現會不會大幅度地影響原本的性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