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個經驗豐富、早已騎高性能四缸仿賽騎習慣的男人碰上當今的全新潮流——中量級雙缸跑車,又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今天站長邀請到知名機車YouTuber小萊姆一同體驗YAMAHA YZF-R7與APRILIA RS660,而他們對這兩台車有怎麼樣的心得,又認為有哪些異同處、適合什麼樣的騎士呢?就和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YZF-R7 vs RS660對決影片
更多試車、新車介紹及特別企劃影片,速至Moto7 Youtube頻道觀賞!
這次站長選擇小萊姆的「地盤」––台七乙山道進行試騎,並且也和小萊姆多次交換座駕,藉此深度體驗兩台車之間的差異。首先從外觀層面開始看起:以正面造型而言,YZF-R7由於車身寬度甚至比同門師弟YZF-R3更窄,因此營造出非常小巧、精銳的感受,出現在後照鏡裡時也幾乎只剩下中央的遠近一體魚眼頭燈較有存在感。RS660的設計則相對寬大、霸氣,甚至有著逼近公升級車款的存在感。

站長與小萊姆來到台七乙進行雙車對決。
再從外觀延伸到騎姿部分:YZF-R7的騎士三角相當接近身為純種仿賽的YZF-R6,不但手把低,腳踏位置也偏後,因此相當戰鬥,甚至在前三角台更預留將車頭高度降低的空間。同時配合苗條的車身,YZF-R7的油箱也相當瘦窄,相對而言騎士在挾持時更需出力,但也能妥善地將人體質量集中,利於攻彎。

R7偏向賽道的騎姿設定,在山路中相當利於攻略彎道。
RS660則採用高把設定,並且手把與三角台為一體式構造,所以若是要降低握把高度很可能要連三角台一併更換。而油箱則如同多數的四缸性能車款般寬大,並且弧度相當外擴,因此騎士不需過於費心即可穩定將雙腿固定。

高把設定搭配如四缸車般的碩大油箱的RS660,讓騎士便於固定身體。
在互相分享完對於騎乘三角的感受後,站長也向萊姆哥詢問對於RS660的第一印象:萊姆哥認為RS660是台相當「熱情」的車,飽滿、即時的扭力輸出非常適合追求刺激、經驗豐富的騎士,但對於新手而言,扭力輸出得直接則並非好事。

小萊姆認為RS660飽滿的扭力輸出相當有樂趣,但對新手而言可能動力稍強。
站長也對萊姆哥的看法深有同感,因為當站長從YZF-R7換乘RS660後,將騎乘YZF-R7時彎中提早開油的習慣套用在RS660上,卻發現RS660或許是扭力輸出較為直接飽滿,抑或是懸吊設定的緣故,這麼做時車體將在彎中瞬間出現扭動,彷彿在告訴騎士開油的時機尚未到達,應該要在正式到達出彎點後再一口氣加速逃離。此時萊姆哥也進一步對R7給出彎中動態較為細膩、傾倒靈活,過彎時又穩又快的正面評價。

YZF-R7在彎中的動態表現則顯得較為靈活且細膩。
而在動力心臟方面,萊姆哥認為RS660不好操控、有如脫韁野馬,但對於追求激情的騎士而言則能充分享受。溫和、友善的YZF-R7相對無法給予騎士較多的感官刺激,但整體的運轉品質則更為細膩,震動能得到更妥善的消弭。同時整體而言,由於並列雙缸引擎的先天特性,萊姆哥認為兩台車多少都有低轉時扭力不足、高轉時延伸性較差,彷彿上氣不接下氣的特質,因此騎乘時必須將轉速固定在中間區帶。但相對來說由於RS660的動力輸出較為強悍,因此這份缺點則不如YZF-R7那樣明顯,需要換檔來保持轉速的頻率相對較低。

YZF-R7較注重細膩且線性的引擎反應與動力特性。

RS660充沛的動力不僅勝過YZF-R7且饒富樂趣,但操控較為不易。
站長對RS660的動力表現讚譽有加,因為RS660在大約4,000rpm時便會輸出一波較大的扭力,但同時也超乎站長預期,當轉速提升到較高的區段時又能再次給予一波明顯的推力,而非低轉過後就後繼無力。但較為注重性能的引擎設定,注定也多少減損到了日常代步的舒適性,因此萊姆哥認為若是平時的街道騎乘,YZF-R7能夠讓人心無旁騖地自在駕馭,而RS660的騎士則得花更多的心思,來讓這匹義大利雄獅以溫和的步調徐行。

以街道騎乘而言,YZF-R7能夠自在操控,RS660則需要多花心思在操控上。
接下來看到懸吊系統:站長認為YZF-R7在低速時的反應較為柔順、迅速,而RS660的懸吊設定則較為注重高速行駛時的安定性,但在低速時便稍嫌沈重。萊姆哥也同意站長的看法,同時也指出對於習慣激烈操駕的騎士,RS660的懸吊系統能提供及格的支撐效果,但YZF-R7可能就需要進行後天升級。

懸吊設定上,RS660較適合運動化的高速騎乘。

YZF-R7的懸吊表現則偏向均衡、舒適的設定。
制動方面,YZF-R7與RS660都搭載了BREMBO出品的直推煞車總泵,但YZF-R7搭配的是表現較為普通的雙子星輻射卡鉗,RS660則是一體成型的BREMBO輻射卡鉗。站長最初在試騎R7時認為總泵給予的回饋相當線性、自然,但在進行交叉比對後,認為還是卡鉗較為高檔的RS660能提供說停就停的充足力道。而在聽完站長分享心得後,萊姆哥也有了一套自己的推測:或許是因為YZF-R7的懸吊設定較為柔順,因此站長在進行煞車時,會由於前叉的快速下沉而誤會制動力道相當大,但實際上則是制動、前叉雙雙有力的RS660能在減速時提供更加自然、俐落的操作體感。

YZF-R7搭載BREMBO直推總泵。

RS660同樣具備BREMBO直推總泵。

YZF-R7前制動配上雙子星對四輻射卡鉗。

RS660則是一體成型的BREMBO輻射對四卡鉗。
談完懸吊與制動的實際體驗後,萊姆哥也提醒各位騎士必須針對自身的使用情境來進行避震器的設定與選購:激烈操駕玩家的硬派設定並非唯一的真理,將懸吊系統的支撐力道調整為能夠自在騎乘的程度才是重點,並且更不要為了虛榮心浪費錢購買自己用不到的改裝品!

小萊姆建議車友們選購車輛與改裝時,應以個人需求與能力上限為前提。
此外,位處不同價位的YZF-R7與RS660也有著一項巨大的先天性差別——電控。YZF-R7與RS660在電控上唯二共同配備的僅有ABS與快排,且RS660搭載的是能夠對應全轉速域的AQS電子進退快排,YZF-R7則是需要額外選配僅有升檔功能的快排系統,並且站長與萊姆哥也都發現YZF-R7的快排系統有別於RS660 AQS的隨時順暢運作,在轉速低於6000rpm時則會產生較為明顯的頓挫,因此站長也建議若是要在6000rpm以下使用YZF-R7的升檔快排,騎士或許還是要在換檔瞬間稍微「捏」一下離合器,才能順利消除頓挫感。

電控配備的豐富度與實用性上,YZF-R7相較RS660明顯趨於弱勢。
最後站長邀請萊姆哥為這兩台經常被一同比較的雙缸新星進行總結:如同先前的說法,萊姆哥認為RS660是和追求熱情、感官刺激且經驗老道的騎士選購,RS660不但具有出色的動力性能、豐富的高檔配備,在外觀方面也相當具有存在感、能夠成為路上焦點,同時若是要進行進階的賽道騎乘,或許將手把改低並升級排氣管便相當足夠;而YZF-R7則適合新手,溫順的CP2引擎動力輸出能夠提供比RS660更多的操駕容錯率,也具有更細膩的運轉品質,日常的街道騎乘與較為激烈的山路操駕都能妥善對應。同時由於YZF-R7的引擎壓縮比較低、只須加92汽油即可,因此不僅能夠輕鬆騎乘,在實際產生的成本方面,YZF-R7確實也比RS660更適合代步、通勤,甚至是來場說走就走的長途旅遊!

總結而言,YZF-R7適合希冀花費較低的新手族群,RS660則適合希望擁有更進階配備與操駕樂趣的車友。
點選【YAMAHA 、APRILIA 】觀看更多YAMAHA、APRILIA新車發表、車輛規格、配備介紹、專業試駕、購車優惠、二手車資訊。